Sheshi
心能明白自己的行动,这一心的面向,藏文为sheshin,藏文为sheshin,意指「觉知」 (awareness)、「当下了知」(presently knowing)。我们的心总是随着过去的往事与未来的计画种种念头而分神,但活生生的存在经验是当下所发生的一切。
心能明白自己的行動,這一心的面向,藏文為 sheshin,Shi的意思是平和,Ne的意思是安住,Shi-ne的意思即是,平和、和谐地,跟心一起一致运作。这就是这个禅修所强调的。sheshin意指「覺知」 (awareness)、「當下了知」(presently knowing)。我們的心總是隨著過去的往事與未來的計畫種種念頭而分神,但活生生的存在經驗是當下所發生的一切。
心的來去瞬息萬變,人的了知能力也是瞬息萬變,「當下」雖是短暫的剎那,它卻可以被了知。它是一個清新的時刻,是當下全然的參與。禪修訓練我們在心之巨大的力量中,與當下所發生的一切完全融合。
「當下覺知」給予我們了知自己在做些什麼的能力,而「觀」(insight, vipashyana) 則給予我們洞察它的能力。我們不再如以往只是漫不經心地到處閒盪、滑溜或昏昏沉沉,以致無法覺察自己的生命。當下覺知的力量告訴我們,心如何感受、心體驗到什麼、禪修的品質,以及心如何運作等,而使我們覺察到念頭、情緒與觀念本身易變而虛幻的本質。
「觀」是一種超越的見解,將覺知所見的一切下出結論,它洞察現象,也洞察我們的心與混亂──包括所有遭遇的事物──並看清其本質與意義。這時候,內在會發生驚人的轉化。這種結合「觀」反思能力的單純覺知,便逐漸發展成為某種更深刻的元素,那就是般若(prajna)。
般若是心靈自然的聰慧,這個詞代表「最好的、最高的、最勝的知識」,它是明白事物本來面目的能力。在思惟諸如無常、人身的珍貴、菩提心等概念時,我們運用概念性的理解,來打開通往自己智慧的道路。
為了理解實相的真理,我們必須擁有不受預製的思惟模式完全控制的心,且須具備因渴求而生起真正慈悲的發心。我們的理解具有連續性和累積性,也就是對實相本質能不斷產生細微的洞察力,然後逐漸累積起來。例如,執持自我所產生的痛苦,以及安住於自己本然狀態中所感受的喜悅,都使我們打開慈悲心門,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。
我們的相對智慧──因果般若──帶領我們超越「我」的概念,直接進入經驗的實相之中。這創造了產生最後結果的緣,亦即非概念性的理解。
什麼是「非概念性的理解」?它就是直觀,能直接了知真理,無須透過理智或邏輯思辨,且超越思慮的範疇。假設自己未曾看過月亮,只是聽過別人描述月亮的種種,這時在心中便會描繪出某種概念性的圖像。如果有人在沙地上為我們畫一個月亮,會使月亮的影像變得更具體些,但它仍然只是個想法。
然後,在某個澄澈無雲的夜晚,我們看見月亮倒映在水中。雖然這個影像似乎更接近真實,但我們仍不明白月亮究竟是什麼。最後,有人指向夜空,於是我們直接看到了月亮。如今,我們明白月亮是什麼了。
有人說「眼見為憑」,然而,非概念性的理解更超越信念。月亮本身超越文字、圖像、倒影與手指,這就是般若帶領我們前往之處──超越。真正的實相無須概念的存在,而是超越了二元對立的分別。真正的般若、了知,就是親證的體驗。這樣的了知無須透過「自我」這層濾網,親證的體驗即智慧本身──不生、不滅,也非靜止或流動。
般若帶領我們超越概念性的心,一步一步地來發掘我們的本初善 (basic goodness);也給予我們機會,瞥見宇宙之心的圓滿完整,那是與我們的心相同的本質。
2. 止與觀,是兩種不同的修習法門。觀——梵文 Vipashyana 毘缽奢那,或毘婆奢那,與佛教更為相關(止,可通外道所共修之法)。有時,我們可見到翻譯 shamatha 為「專注」或「念心」(mindfulness);翻譯 vipashyana 為「覺知」(awareness),或為「內觀」、「清晰明見」(insight, or clear seeing)。在藏文裡,vipashyana 為 lhakthong,意為「更高的見地」(higher view);因此,vipashyana 可以是「覺知」、「內觀」、或「更高的見地」。
3. 在「止」——Shamatha 奢摩他的法門下,也有專注和覺知的層面。在藏文裡,奢摩他中的「專注、專注於一」(mindfulness),藏文為 trenpa;而奢摩他中的「覺知」(awareness),藏文為 sheshin,sheshin 可翻作「覺知」(awareness),或「內省」(introspection),及「當下覺知」(presently knowing)。「專注於一」的力量,在於我們能把心帶回到呼吸上;而「當下覺知」的力量,則是明白自己何時這麼做。
4. 因英文語詞的有限性,awareness 常被用在許多場合之下。例如說,金剛乘最高的教授——竹千(dzokchen, 大圓滿)裡的 rigpa,英譯也是 awareness;中譯可以見到的翻法,則有明覺、本覺、覺性、覺知。中文翻譯也有英文翻譯同樣的問題,談到「覺知」時,常常無法區分,到底是在講哪一個層次、哪一個內涵範疇的「覺知」。
在藏文里,“椎(恩)帕(drenp)”的意思是“觉知”,“谢新(sheshin)”的意思是“觉性”。“椎(恩)帕”也含有“觉知及忆念”的意思,它表示一个人觉知到自己正在做什么,并记得他必须做什么——不论他正在禅修,或已经失去专注力……等等。“觉知”就像是一种因,“觉性”就像是果,如果行者具有非常密切的觉知,他会立刻注意到一个念头的升起,这就变成觉性,这就成为“谢新”,因此,行者知道发生了什么,通常,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心中有什么或自己在想什么,所以觉性并不存在;可是,如果我们具有觉知,那么也可以说是具有觉性,因为觉知会带来定静。所以,当我们具有觉性时,这是经由我们对正在发生的事觉知而产生的。
禅 修就是把我们的心带到当下这一刻,带到当下正在发生的事。所以禅修是一种技巧,有一个客体。 「禅修」这个字眼就是「熟悉」(familiarity)的意思。在藏文我们说gom shi,是禅修(Gom)这个字的字根。所以当你说到、或看到一个人在禅修的时候,事实上他是想要熟悉某事。
有的人或者说他们禅 修、或不禅修。他们说:「我平常不禅修打坐呢。」但是如果你细看Gom——禅修,这个字的意思是熟悉于什么;其实我们总是在禅修当中,我们的心总是在熟悉 些什么事情。譬如你常常生气,你对生气这件事情就越来越熟悉。心本身并没有选择的能力,它会对某件事愈来愈熟悉。
人们说,心骑乘在风上。因为风、脉道,通行整个身体。所以我们要聚集我们的心的时候,第一我们要能够专注在呼吸上。好比一个人骑一匹马,在这里,马就是风,骑乘的人就是你的心;如果你能够驾驭这匹马,你便能够驾驭这颗心。
我 们知道自己的心是狂野的,心前往不同的方向,如果我们要驾御这颗心,要怎么做?我们必须第一能够执持我们的风。当我们开始做宁静安住的打坐,就是把专注力 放在这个呼吸上。西方也有很多禅修者,真正喜欢禅修,想要禅修。然而这种修法在西藏来讲,事实上是比较高深的一种修法,通常在西藏,一开始只是念诵、唱 赞。有各种不同的诵文让你能够累积功德福德;当这个人已经准备完全的时候,你才做这样的一种禅修。因为当你的心已经导向好的时候,你便能开始禅修的旅程。
我现在要讲的是一些简单的技法,但是如果你现在修这个禅修修得好的话,对其他任何的法门的修行都很有帮助,对各样的生起次第、还有金刚乘的修法,都有很大的帮助。我们可以学习这种技巧,非常简单地,就从呼吸开始。
首先,你执持你的呼吸。观呼吸的利益在哪里?它是持续不断的(希望如此)。它是当下这一刻。当我们专注在这个呼吸上,愈来愈熟悉的时候,我们就对呼吸、与心有更大的驾驭。
有 基本的几点:安住你的专注力在你的呼吸上面。我们这里用专注和觉知。在藏文里,奢摩他中的「专注、专注于一」(mindfulness),藏文为 trenpa;而奢摩他中的「觉知」(awareness),藏文为sheshin。 Trenpa的意思是专注;意思是说想起来,然后专注它。我们现在所做的是专注在你的呼吸上,非常简单但是非常有力。
Trenpa和Sheshin的意思很简单。譬如说我现在持着这个杯子,这是专注;觉知(sheshin)的意思则是说,知道你执持的是一杯水,而不是 一根香蕉或一个凤梨,而且你不倾覆它。所以非常简单但是非常重要。专注之意,是说把注意力在呼吸上,同时,你的心在此,观注你自己正在禅修;我们觉知到 「我」在禅修。我以为,专注跟觉知就好像是禅修的工具。就好像一个厨师,他有一些锅、铲,那是他的工具。因此我们怎么样运用它,怎么样用得好,就是我们怎 么样成为一个禅修者的方式。
心能明白自己的行動,這一心的面向,藏文為 sheshin,Shi的意思是平和,Ne的意思是安住,Shi-ne的意思即是,平和、和谐地,跟心一起一致运作。这就是这个禅修所强调的。sheshin意指「覺知」 (awareness)、「當下了知」(presently knowing)。我們的心總是隨著過去的往事與未來的計畫種種念頭而分神,但活生生的存在經驗是當下所發生的一切。
心的來去瞬息萬變,人的了知能力也是瞬息萬變,「當下」雖是短暫的剎那,它卻可以被了知。它是一個清新的時刻,是當下全然的參與。禪修訓練我們在心之巨大的力量中,與當下所發生的一切完全融合。
「當下覺知」給予我們了知自己在做些什麼的能力,而「觀」(insight, vipashyana) 則給予我們洞察它的能力。我們不再如以往只是漫不經心地到處閒盪、滑溜或昏昏沉沉,以致無法覺察自己的生命。當下覺知的力量告訴我們,心如何感受、心體驗到什麼、禪修的品質,以及心如何運作等,而使我們覺察到念頭、情緒與觀念本身易變而虛幻的本質。
「觀」是一種超越的見解,將覺知所見的一切下出結論,它洞察現象,也洞察我們的心與混亂──包括所有遭遇的事物──並看清其本質與意義。這時候,內在會發生驚人的轉化。這種結合「觀」反思能力的單純覺知,便逐漸發展成為某種更深刻的元素,那就是般若(prajna)。
般若是心靈自然的聰慧,這個詞代表「最好的、最高的、最勝的知識」,它是明白事物本來面目的能力。在思惟諸如無常、人身的珍貴、菩提心等概念時,我們運用概念性的理解,來打開通往自己智慧的道路。
為了理解實相的真理,我們必須擁有不受預製的思惟模式完全控制的心,且須具備因渴求而生起真正慈悲的發心。我們的理解具有連續性和累積性,也就是對實相本質能不斷產生細微的洞察力,然後逐漸累積起來。例如,執持自我所產生的痛苦,以及安住於自己本然狀態中所感受的喜悅,都使我們打開慈悲心門,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。
我們的相對智慧──因果般若──帶領我們超越「我」的概念,直接進入經驗的實相之中。這創造了產生最後結果的緣,亦即非概念性的理解。
什麼是「非概念性的理解」?它就是直觀,能直接了知真理,無須透過理智或邏輯思辨,且超越思慮的範疇。假設自己未曾看過月亮,只是聽過別人描述月亮的種種,這時在心中便會描繪出某種概念性的圖像。如果有人在沙地上為我們畫一個月亮,會使月亮的影像變得更具體些,但它仍然只是個想法。
然後,在某個澄澈無雲的夜晚,我們看見月亮倒映在水中。雖然這個影像似乎更接近真實,但我們仍不明白月亮究竟是什麼。最後,有人指向夜空,於是我們直接看到了月亮。如今,我們明白月亮是什麼了。
有人說「眼見為憑」,然而,非概念性的理解更超越信念。月亮本身超越文字、圖像、倒影與手指,這就是般若帶領我們前往之處──超越。真正的實相無須概念的存在,而是超越了二元對立的分別。真正的般若、了知,就是親證的體驗。這樣的了知無須透過「自我」這層濾網,親證的體驗即智慧本身──不生、不滅,也非靜止或流動。
般若帶領我們超越概念性的心,一步一步地來發掘我們的本初善 (basic goodness);也給予我們機會,瞥見宇宙之心的圓滿完整,那是與我們的心相同的本質。
止與觀
1. 止——梵文 Shamatha 奢摩他,英文 calm abiding 或 peaceful abiding,藏文"息内" shi-ne,(藏文音译是zhignas)。 Shi 的意思是「寧靜、和平」,ne 的意思是「住」;所以 shi-ne 翻為「寧靜安住」。2. 止與觀,是兩種不同的修習法門。觀——梵文 Vipashyana 毘缽奢那,或毘婆奢那,與佛教更為相關(止,可通外道所共修之法)。有時,我們可見到翻譯 shamatha 為「專注」或「念心」(mindfulness);翻譯 vipashyana 為「覺知」(awareness),或為「內觀」、「清晰明見」(insight, or clear seeing)。在藏文裡,vipashyana 為 lhakthong,意為「更高的見地」(higher view);因此,vipashyana 可以是「覺知」、「內觀」、或「更高的見地」。
3. 在「止」——Shamatha 奢摩他的法門下,也有專注和覺知的層面。在藏文裡,奢摩他中的「專注、專注於一」(mindfulness),藏文為 trenpa;而奢摩他中的「覺知」(awareness),藏文為 sheshin,sheshin 可翻作「覺知」(awareness),或「內省」(introspection),及「當下覺知」(presently knowing)。「專注於一」的力量,在於我們能把心帶回到呼吸上;而「當下覺知」的力量,則是明白自己何時這麼做。
4. 因英文語詞的有限性,awareness 常被用在許多場合之下。例如說,金剛乘最高的教授——竹千(dzokchen, 大圓滿)裡的 rigpa,英譯也是 awareness;中譯可以見到的翻法,則有明覺、本覺、覺性、覺知。中文翻譯也有英文翻譯同樣的問題,談到「覺知」時,常常無法區分,到底是在講哪一個層次、哪一個內涵範疇的「覺知」。
在藏文里,“椎(恩)帕(drenp)”的意思是“觉知”,“谢新(sheshin)”的意思是“觉性”。“椎(恩)帕”也含有“觉知及忆念”的意思,它表示一个人觉知到自己正在做什么,并记得他必须做什么——不论他正在禅修,或已经失去专注力……等等。“觉知”就像是一种因,“觉性”就像是果,如果行者具有非常密切的觉知,他会立刻注意到一个念头的升起,这就变成觉性,这就成为“谢新”,因此,行者知道发生了什么,通常,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心中有什么或自己在想什么,所以觉性并不存在;可是,如果我们具有觉知,那么也可以说是具有觉性,因为觉知会带来定静。所以,当我们具有觉性时,这是经由我们对正在发生的事觉知而产生的。
心的力量可以带来风马
平常我们的心都非常散漫,妄念纷飞。心的力量则可以带来风马(Lungta),带来自信。在香巴拉的传统中教导 着,以一颗妄念纷飞的心,你将会失掉你的力量。实际上从一种抽象、形上的角度来说,在我们的身体里,当你做内瑜珈(inner yoga)的时候(如Tsa, Lung脉、气的修习,就是一种内瑜珈),在我们的心与气脉之间有一种关连;我们觉察到,观看这颗心时,我们的心不是在想过去,就是想未来。禅 修就是把我们的心带到当下这一刻,带到当下正在发生的事。所以禅修是一种技巧,有一个客体。 「禅修」这个字眼就是「熟悉」(familiarity)的意思。在藏文我们说gom shi,是禅修(Gom)这个字的字根。所以当你说到、或看到一个人在禅修的时候,事实上他是想要熟悉某事。
有的人或者说他们禅 修、或不禅修。他们说:「我平常不禅修打坐呢。」但是如果你细看Gom——禅修,这个字的意思是熟悉于什么;其实我们总是在禅修当中,我们的心总是在熟悉 些什么事情。譬如你常常生气,你对生气这件事情就越来越熟悉。心本身并没有选择的能力,它会对某件事愈来愈熟悉。
如何驾驭这颗心?
所以如果我们希望有一个真实的禅修的对象物来帮助我们,到底这个对象物是什么?如果我们要和平、或空间感,如果我们要驾御控制这颗心,我们首先必须要驾御我们的风(藏文Lung,英文Wind)。为什么呢?因为「风」和这颗心是直接连接的。人们说,心骑乘在风上。因为风、脉道,通行整个身体。所以我们要聚集我们的心的时候,第一我们要能够专注在呼吸上。好比一个人骑一匹马,在这里,马就是风,骑乘的人就是你的心;如果你能够驾驭这匹马,你便能够驾驭这颗心。
我 们知道自己的心是狂野的,心前往不同的方向,如果我们要驾御这颗心,要怎么做?我们必须第一能够执持我们的风。当我们开始做宁静安住的打坐,就是把专注力 放在这个呼吸上。西方也有很多禅修者,真正喜欢禅修,想要禅修。然而这种修法在西藏来讲,事实上是比较高深的一种修法,通常在西藏,一开始只是念诵、唱 赞。有各种不同的诵文让你能够累积功德福德;当这个人已经准备完全的时候,你才做这样的一种禅修。因为当你的心已经导向好的时候,你便能开始禅修的旅程。
我现在要讲的是一些简单的技法,但是如果你现在修这个禅修修得好的话,对其他任何的法门的修行都很有帮助,对各样的生起次第、还有金刚乘的修法,都有很大的帮助。我们可以学习这种技巧,非常简单地,就从呼吸开始。
首先,你执持你的呼吸。观呼吸的利益在哪里?它是持续不断的(希望如此)。它是当下这一刻。当我们专注在这个呼吸上,愈来愈熟悉的时候,我们就对呼吸、与心有更大的驾驭。
有 基本的几点:安住你的专注力在你的呼吸上面。我们这里用专注和觉知。在藏文里,奢摩他中的「专注、专注于一」(mindfulness),藏文为 trenpa;而奢摩他中的「觉知」(awareness),藏文为sheshin。 Trenpa的意思是专注;意思是说想起来,然后专注它。我们现在所做的是专注在你的呼吸上,非常简单但是非常有力。
Trenpa和Sheshin的意思很简单。譬如说我现在持着这个杯子,这是专注;觉知(sheshin)的意思则是说,知道你执持的是一杯水,而不是 一根香蕉或一个凤梨,而且你不倾覆它。所以非常简单但是非常重要。专注之意,是说把注意力在呼吸上,同时,你的心在此,观注你自己正在禅修;我们觉知到 「我」在禅修。我以为,专注跟觉知就好像是禅修的工具。就好像一个厨师,他有一些锅、铲,那是他的工具。因此我们怎么样运用它,怎么样用得好,就是我们怎 么样成为一个禅修者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