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溫是調控細胞免疫反應的開關!
1851年,來自德國的內科醫生Carl Wunderlich,透過收集了25000名病人的體溫數據,首次確定了人體正常體溫為36 – 37 ℃,這項數據一直延續至今。但是,近年來,許多科學家都認為,人類的體溫正處於不斷的下降中。
而就在2020年的1月7日,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團隊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報告,報告中確切的顯示出,自19世紀以來,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,在不到200年的時間內,成年人的體溫已經下降了0.4℃,如今人體的體溫由1851年的37℃降到了現在的36.6℃。
人發燒的過程,實際上也是免疫系統工作去殺死病毒細菌的過程,而蝙蝠這高達40℃的體溫,使得大部分病毒根本就不會在蝙蝠身上存活、停留超過24小時。
日本醫學博士石原結實指出,體溫每上升1℃,基礎代謝會提高13%;相反地,體溫下降1℃,免疫力少30%。體溫過低,就可能意味著你的代謝系統不太靈。
血液和循環系統是體溫維持的重要組織,在體溫高時,血液的流速也會加快,白血球就能更加迅速的發現體內的異常,並作出相應的免疫應答,把病原體早早的清除。相反,體溫下降則會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,血液的流速就會放緩,白血球的工作效率也會因此大打折扣。
據科學家的相關推算,如果我們的體溫下降1℃,免疫力就會相應降低近30%,也就意味著我們的免疫系統可能每天會漏掉近千個癌細胞,使其可以瘋狂繁殖。
發炎反應通常隨體溫的變化,但溫度在發炎反應的作用卻難以被研究證實。而最近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》《PNAS》發表一篇由英國華威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等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,所研究的論文指出「體溫越高,身體啟動對抗癌症、傷口和感染的關鍵防禦系統的速度就越快!」
研究發現,人體在發燒時,發炎反應的信號可以活化加速NF-κB的開關作用,NF-κB蛋白複合體被發現,在免疫反應時會來回進出細胞核,關閉或開啟基因,幫助細胞對於發炎、感染或癌症做出正確反應,而當NF-κB不受控時,就會出現,例如:克羅恩氏病、牛皮癬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炎症反應。
研究證明,溫度變化會以生物機制改變細胞和組織中的發炎反應,這也說明呼吸道溫度降低時,容易鼻病毒感染,是因為較低溫度下,免疫反應也下降而造成的,研究也與現實中,寒冬會加劇流感疫情相符。此外,生活在高溫環境的小鼠罹患免疫反應和癌症的比例也低,也可解釋不同的體溫會改變免疫反應。
而就在2020年的1月7日,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團隊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報告,報告中確切的顯示出,自19世紀以來,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,在不到200年的時間內,成年人的體溫已經下降了0.4℃,如今人體的體溫由1851年的37℃降到了現在的36.6℃。
人發燒的過程,實際上也是免疫系統工作去殺死病毒細菌的過程,而蝙蝠這高達40℃的體溫,使得大部分病毒根本就不會在蝙蝠身上存活、停留超過24小時。
為什麼體溫降低,免疫力也會隨之降低?
日本醫學博士石原結實指出,體溫每上升1℃,基礎代謝會提高13%;相反地,體溫下降1℃,免疫力少30%。體溫過低,就可能意味著你的代謝系統不太靈。
血液和循環系統是體溫維持的重要組織,在體溫高時,血液的流速也會加快,白血球就能更加迅速的發現體內的異常,並作出相應的免疫應答,把病原體早早的清除。相反,體溫下降則會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,血液的流速就會放緩,白血球的工作效率也會因此大打折扣。
據科學家的相關推算,如果我們的體溫下降1℃,免疫力就會相應降低近30%,也就意味著我們的免疫系統可能每天會漏掉近千個癌細胞,使其可以瘋狂繁殖。
發炎反應通常隨體溫的變化,但溫度在發炎反應的作用卻難以被研究證實。而最近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》《PNAS》發表一篇由英國華威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等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,所研究的論文指出「體溫越高,身體啟動對抗癌症、傷口和感染的關鍵防禦系統的速度就越快!」
啟動體內免疫反應的開關-NF-κB
NF-κB又叫做「核因子κB」,是一種控制DNA轉錄的蛋白複合體,存在於動物體內所有類型的細胞中,當細胞接受到細菌或病毒、自由基、紫外線照射,尤其是產生免應反應時,NF-κB就會參予調節作用。研究發現,人體在發燒時,發炎反應的信號可以活化加速NF-κB的開關作用,NF-κB蛋白複合體被發現,在免疫反應時會來回進出細胞核,關閉或開啟基因,幫助細胞對於發炎、感染或癌症做出正確反應,而當NF-κB不受控時,就會出現,例如:克羅恩氏病、牛皮癬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炎症反應。
研究證實 體溫是調控免疫反應的開關
實驗中的小鼠體溫對免疫反應產生顯著影響,睡眠期間的低體溫造成癌細胞容易擴散,這也解釋了輪班工作、睡眠紊亂和時差導致低體溫,而增加免疫疾病的風險;當體溫在34度時,NF-κB開關就會變慢,當體溫超過正常的37度時,例如:發燒,NF-κB開關就會加快。研究證明,溫度變化會以生物機制改變細胞和組織中的發炎反應,這也說明呼吸道溫度降低時,容易鼻病毒感染,是因為較低溫度下,免疫反應也下降而造成的,研究也與現實中,寒冬會加劇流感疫情相符。此外,生活在高溫環境的小鼠罹患免疫反應和癌症的比例也低,也可解釋不同的體溫會改變免疫反應。